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资讯
教育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时间: 2016-03-15 08:51:00 来源: 字体显示: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十二五”期间,教育部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11年底,以西藏、青海、甘肃、四川4个省区通过国家验收为重要标志,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县级行政区划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适龄儿童全部享受了免费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国家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专项工程,民族地区农村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连续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的校舍安全状况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中央共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明显改善,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能力显著提升。中央财政共安排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600多亿元,用于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和其他地区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惠及32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大部分民族地区纳入了试点范围。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向民族地区安排中央资金39.4亿元,覆盖457个县。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5个自治区78.3亿元奖励资金;在新疆,中央和新疆投入54.4亿元,建成2542所双语幼儿园,新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4%。  
    为办好普通高中,实施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改扩建372所学校,增加在校生45万人;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542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惠及600多万名普通高中学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实施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向5个自治区安排45.19亿元。支持288所职业学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向5个自治区安排6.12亿元,支持了283所职业学校建设324个实训基地。为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承担了4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教育部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民族地区30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所高校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共有11所院校进入“211工程”,省部共建实验室达29个。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 
    全面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育部指导各地积极开设符合当地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地方课程,在高校和中职学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选修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周”、各族学生“心连心、手拉手”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双语教育科学稳妥推进 
    加强双语教材编译出版,教育部建立了民族教材出版机构和民族语文教材协作组织,每年出版民族文字的中小学教材3500多种,1亿多册,基本满足了双语教学的需要。 
    积极支持双语教师培训,中央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的培训,每年培训双语教师1.5万人次左右。实施了三期“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培训方案”,已累计培训1.2万名汉语教师。 
    加强双语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了民族地区中小学。目前,正在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开发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彝等语种的双语教学资源。 
    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仅2014年就组织26余万人次参加考试。 
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稳步扩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继续对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高考加分照顾政策,鼓励有关地方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推动高校招生计划向民族地区倾斜,近年来,民族省区和国家民委所属高校招生计划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民族地区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不断增加。 
    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教育部在普通高校中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已累计招收45万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已累计招收3.4万人。 
    举办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教育部从1985年起举办了内地西藏班(校),2000年起举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2010年起举办了内地西藏中职班和内地新疆中职班。到2015年,内地西藏班在校生达2.54万人,内地新疆班在校生达到4.34万人。 
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教育部通过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项目,累计为5个自治区及云南、贵州、青海等民族省份农村学校输送教师15万人。 
    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陆续实施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援助西藏教师培训计划”“援助新疆教师培训计划”“援助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民族地区教师近200万人次。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教育部实施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试点项目,安排5个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藏区中央专项资金25.9亿元。实施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3-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给5个自治区及云南、贵州、青海等民族省区综合奖补资金15.7亿元,惠及教师37.9万人。 
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 
    教育援藏工作有序开展。“十二五”期间,17个省市累计安排项目资金5.95亿元,开展教育援藏项目148个,包括学校建设、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捐赠、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贫困生资助、教师支教等。6个省市累计实施教育援青项目86个,援助资金2.8亿元。教育部继续实施教育部直属单位对口支援西藏教育有关单位,同时建立了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33所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藏区17个地州中职教育的帮扶机制。 
    教育援疆工作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82个县,完成教育援助项目528项,投入资金108.5亿元。同时,教育部投入3.9亿元,选派支教教师5300余人,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3.2万人次。开展了“千校手拉手”等活动,加强新疆与内地的交往交流。建立了职教联盟,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依托喀什大学等建设双语教学研究中心,采取送教进疆、结对培养、建立教育合作网等方式,提高了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支持新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向新疆师生免费开放提供各类教育资源。 
    实施高校对口支援。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使中西部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显著提升,为受援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支援高校100所,受援本科高校52所,高职高专学校23所。 
 
  
 
 
 

 

  

  

(责任编辑: 省民委安东梅)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