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吉林伊斯兰教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教规教义
礼仪节日
活动场所
朝觐工作
新卧尔兹演讲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宗教 > 吉林伊斯兰教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吉林省回族先祖,最早源于清代“三藩之乱”降服后的发遣者。清康熙十八年(1679),到达吉林境内后,分布于“吉林北五屯”,即九台市胡家回族乡的蜂蜜屯、红石屯、宝山屯、其塔木镇山前槐屯、卢家乡前央屯。这些屯落是吉林省最早形成回族人口小聚居的地域,类似这样的人口还有柳条边各“边台”的台丁、驿站的站丁。 

  吉林省回族人口的绝大多数,源渊于北方省区的一些逃荒、闯关东的流民,入境时间晚于发遣人口,大约在康熙朝后期即18世纪初叶稍后。落居在农村的以双阳县大营子回族村的回族人口迁入最早。在东南边陲的珲春河流域,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有回民前往种田和经商。嘉庆、道光两朝,是吉林“弛禁”时期,中原地区的汉人和回民,从三个方向越过柳条边墙,向吉林将军境内各地流动。一是出“东边外”奔向长白山和图们江流域;二是出“西边外”,奔向辽河流域或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三是出吉林柳条边,奔向伊通河流域和内蒙古郭尔罗斯草原。这些回族人口走到适宜的地方落脚,形成单一的回族聚落或落居于汉族聚落的一隅,开荒务农或流动经商。伊通县回民多在乾隆年间,随同汉族自直隶、山东各省陆续进入界内,在伊丹、东羊草沟、大孤山、西营城子、杨树河子等地,聚成屯落。长春市郊第一个回族人口屯落小营子,形成于嘉庆朝。道光五年(1825年)落在农村的韩姓回族迁入长春城,成为第一代长春市区回族人口。19037月东清铁路干线和支线正式联运营业,为人口迁徙带来了方便条件,在铁路沿线逐渐出现新兴城镇,如四平街、梨树、公主岭、郑家屯、德惠、九台等,在那里很快出现了经商的回族人口。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三旗草原,掀起农业开发高潮,在洮儿河、嫩江流域,兴起了白城、镇赉、大安、洮南、通榆等城镇,在吉林的西部随之而出现了回族人口。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迁徙入境的回族人口,遍及各市县。这些人口迁入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宗教信仰带入居住地,所以他们就在居住地陆续修建起了清真寺。使伊斯兰教在吉林省有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吉林回族在宗教信仰方面是比较虔诚的,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只有吉林市有少数属哲合林耶派的沙沟门宦支系。省内的清真寺多数建于清代,在回族聚居的的城镇、乡村都建有清真寺。建国前全省有清真寺91座,建国后1955年全省有清真寺105座,1958年有93座,1963年有94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由于我们党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群众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吉林省伊斯兰教经历了一段平稳发展的历程。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全省清真寺除个别外,几乎全部被占用或拆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到全面破坏,宗教活动被迫中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在“文革”期间曾遭到破坏的清真寺得以恢复,国家拨专款对一些清真寺进行了修缮。各级政府为维修清真寺也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有的地方还结合城市规划,对迁建、重建的清真寺,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并在清真寺的用地、用电、用水及供暖等方面给予照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伊斯兰教及穆斯林群众的关怀。1981年恢复宗教活动的清真寺有51座,1982年有56座,1985年有77座,1988年有82座。宗教活动逐步走上了正常化,一些伊斯兰教人士也成为自己所在地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多年来,吉林省伊斯兰教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开展创建“模范清真寺”、“和谐清真寺”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阿訇开展“解经”讲新“卧尔兹”等系列活动。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