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宗教 > 宗教基本知识
何谓清真
时间: 2014-02-27 14:32:00 来源: 字体显示:  
   
    “清真”二字,最早出现于南宋,南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中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之句。《宋书;周续之传》刘柳荐表:“窃见……周续之清真贞素,思学钩深。”可见,“清真”乃“纯净洁朴,无尘无染”之意。著名诗人李白诗曰:“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唐代诗人姚合《寄石书院僧》中有:“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之句。宋代陆游《园中赏梅》诗又有“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宋代诗人周邦彦著有《清真词》一书,本人自号“清真”。后多用于形容寺院、文集及各种幽静之地。尤其对伊斯主教的寺院,由于《古兰经》中用清洁、清净、清纯和真正、真实、真诚等词赞颂安拉的地方很多,所以宋元以来多以“清”、“真”、“净”、“觉”等词概括其内涵和特点,以表教门纯正,据传,元延祜二年(1315),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奉敕重修陕西长安寺,奏请赐名“清真”,以称颂清净无染的真主。至此,中国始有“清真寺”之名。明末清初,中国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等,在其著作中介绍伊斯兰教义时,多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随之“清真”二字作为专用词用于伊斯兰教,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责任编辑: 省民委_崔锡华)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