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民族 > 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双百工程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双十双百”示范创建先进集体之一:通化市东昌区民主街江南社区
时间: 2015-12-16 13:43:00 来源: 字体显示:  
 

让“团结之花”在“民族之家”绽放

                    

我们社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032人主要居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等5个少数民族近几年,社区重点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双十双百”示范创建工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搭平台、强化网络多项举措,加快推进社区创建活动经常化、管理机制多元化、服务活动贴心化,努力打造社区“民族和谐之家”。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儿童之家示范基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双十双百’示范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主要做法:

         一、 积极创新载体,让民族文化走进“民族之家”

创建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社区紧围绕“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目标,积极搭建“文化品牌社区”、“选评社区好人”等平台,大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为民、利民、惠民活动

一是设计宣传载体,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我们以打造智慧社区为契机,专门购置一台大型电子触摸屏,摆放在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内,供社区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了解掌握民族常识、民族乐器、民族风俗等情况,内容丰富详实,形象生动在社区走廊安装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墙体,制作了包含“民族宗教”、“民族风采”、“扶贫帮困”内容工作展架在社区正门的玻璃门上粘贴具有民族特点的封带等等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推进了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而且还使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团结教育烘托民族文化氛围

二是努力建好“三室”,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社区建立民俗文化室,内部陈设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6个民族的服饰和用品以及民俗物件。展示了传统的采参文化、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撕纸、王八脖子遗址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社区尊重各民族平等,弘扬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时,社区还完善图书室,室内摆放了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书籍。打造民族活动室,为各族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民族文化生活。社区每年以重大节假日为契机,丰富各族民群众业余生活,展现少数民族风采。社区定期举办“江南社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充分展示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长。每年开展乒乓球比赛、社区文化节等主题系列活动。每年在春节期间,还组织开展“庆新春联欢会”,邀请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加。

四是选树 “社区好人”,打造民族好人文化。在创建活动中,社区涌现出22名民族团结“好人”这些好人都是各族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都是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社会道德模范典型。“社区好人”的培育和选树过程,是深入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过程

二、加强宣传教育,让法规政策走进“民族之家”

社区积极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网络,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架构

一是统一规范,制定创建活动量化标准。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搞好社区创建活动,社区制定了“七个一”“七个有”的创建标准。“七个一”即组建一支创建队伍、制定一个创建方案、明确一个创建目标、提出一个创建主题、设计一个创建载体、落实一套创建措施、营造一种创建氛围、积累一套创建资料“七个有”即有场所、有展板、有设备、有资金、有制度、有学习资料、有活动记录

二是努力挖掘资源,宣传民族政策知识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我们通过电子触摸屏、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QQ群、标语、传单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是制作法规手册,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了更好宣传民族宗教法规政策,社区专门制作了《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手册》,将宪法、刑法中的民族宗教法律知识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以及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内容摘录来,编印成册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把这些法规政策通过网格送进宗教场所、机关、企业、学校、家庭等每个人手中,切实将民族政策法规在辖区内宣传到位。

提供法律维权服务,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为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家庭暴力投诉点等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各族同胞、各个群体开展法律咨询维权服务。同时,社区还利用一些要时间节点,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妇女节《妇女权益保障法》讲座、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讲座、开展“五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讲座、开展“6.26”《禁毒法》讲座等活动,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三、强化完善机制,让团结和谐走进“民族之家”

通过建立社区民族之家服务制度、少数民族服务站工作制度等制度,建立健全一体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

一是推行“民族团结责任”机制。社区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社区综治主任负责日常民族宗教工作事务,社区副书记负责民族文化建设,成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其中少数民族成员占近半数。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驻街单位代表尤其是少数民族饭店、企业等成员代表加入到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中,进一步提高了开展民族创建工作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为了更好的掌握辖区少数民族人员情况,社区通过网格走访、入户登记等方式对少数民族成员进行信息整理,建立了一套以满、朝、回等5个少数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员信息台账,并在综治网络平台中进行信息储存,有针对性的对困难群体进行电话回访、登门拜访等方式慰问,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二是畅通各族群众联系机制民族宗教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由一位民族是满族的副主任担任此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解答难题、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通过发放少数民族群众爱心联系卡、便民服务卡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了社区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逐步健全了各族群众联系机制、社情民意办理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社会化工作机制。从掌握、解决群众日常诉求入手,建立“民族情日记”将记载的民情民意分类建档,形成“民族情档案”,实行限时办结、销号管理,形成了畅通、高效的少数民族群众社情民意办理机制。社区根据辖区朝鲜族群众居多的情况,发挥少数民族志愿者的作用,教授工作人员简单的韩语,如遇年龄较大的朝鲜族老人,我们还提供预约服务,让会韩语的志愿者充当翻译,使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社区“真诚、为民、敬业、自强”的服务理念。

三是建立少数民族便民服务机制。联合各小区物业成立社区服务站,通过电话、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了解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所需所盼。采取就近就便的原则,实现点线面相结合,设立少数民族服务工作站,根据各网点自身特点分别提供民族政策法规宣教、受理少数民族群众求助、帮扶生活困难少数民族群众等8大类20多项服务,做到场所、人员、制度“三落实”,办公地点、服务内容、热线电话“三公开”,协调、解决、处理“三到位”。社区号召驻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各族老年居民、少数民族困难同胞提供免费体检服务社区吸纳了众多民族工作志愿者,组织各族志愿者对困难群体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精神慰藉、送药采买、打扫卫生、生活救助等志愿服务,并为困难儿童每年定期捐赠助学金,帮助孩子圆上学梦。截止目前,帮扶金额近10万元。

  四、开设服务网络,让爱心服务走进“民族之家”

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打造“三网”建设,大力开展亲情式服务。

一是设立网络视频亲子网。社区朝鲜族人口在国外打工的比较多,在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基础上,还经常与远在外地务工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安排其子女与他们视频,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亲情和关爱,也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及时了解孩子成长情况。社区通过创建活动吸纳了众多民族工作志愿者,组织各族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精神慰藉、送药采买、打扫卫生、生活救助等志愿服务,并为困难儿童每年定期捐赠助学金,帮助孩子圆上学梦。截止目前,开展志愿活动二十余次,帮扶金额近10万元。与驻区单位、志愿者联合开展创建帮扶活动,社区专门为各族留守儿童配备了电脑、视频摄像头、耳麦等设备。

二是开通免费电话亲情网。社区多次与运营公司协商,在社区与辖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之间开通了互拨免费电话,建立了爱心亲情网。通过免费电话,社区可随时与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各族弱势群体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弱势群体可随时向社区寻求帮助,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社区和弱势群体的负担,更加强了社区与困难家庭的联系,增强了凝聚力。社区有一位回族空巢老人,一生无儿无女,自从开通了与社区互拨免费电话后,社区每天都进行电话问候,工作人员隔三差五要登门看望,买米买面、求医送药等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独居孤寂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三是构筑管理综合服务网。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组建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形成由社区、网格片区负责人、综合服务管理员组成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今年社区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解答民族政策法规问题100多件,社区各网格长在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生病住院、遇到困难和民族传统节日时实行“三必访”,增强了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的归属感。社区通过走访慰问、爱心捐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形式,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做到随时掌握动态,对少数民族群众及时进行帮扶。李昌锦,是一位朝鲜族空巢老人,现年60岁,留下老人独自生活,社区网格长经常到她家里走访,帮助她打扫卫生、购买粮油等生活用品。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到家里送上慰问品,陪伴老人一起过节,李昌锦总说:“社区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是你们为我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责任编辑: 省民委安东梅)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