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民族 > 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双百工程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之七:长春市南关区回族小学
时间: 2015-08-14 10:06:00 来源: 字体显示:  
加强六个结合 打造特色民族学校 

长春市南关区回族小学

 

  长春市南关区回族小学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43平方米,是长春市城区唯一一所幼小衔接的民族教育窗口校。学校教师有34名,学生有31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6人;幼儿200人,其中回族幼儿70人。 

  长期以来,在教育和民族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质量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民族办校特色的民族团结之路,回族小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市财政投资异地新建了这所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楼,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一流的教学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北京大学国学经典实验校、全国读书管理先进单位、吉林省科研基地校、长春市经典诵读试点学校、全国责任教育先进校等多项殊荣。为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回族小学注重发挥民族学校的优势,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紧密结合。 

  (一)把民族团结与学校的办学方向相结合。回族小学秉承“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民族教育,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统筹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全局工作之中。为了更好地确定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在校本开展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走出去,先后投入近十万元到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学习取经,为民族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二)把民族团结教育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行为与心理的反映,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根据对本地开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一些民族优秀文化日渐萎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合力降低,少数民族面临着民族文化变异和消亡的危险,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源泉。我们立足于基础教育,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传承回族优秀文化。我们先后编写了民族教材《回族的风情与文化》《回族艺体教材》《阿拉伯语教材》,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传承中华文化,学校相继开发了古诗教材、传统文化教材、先贤文化教材,不断进行民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三)把民族团结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回族小学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科渗透,增强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中,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学、生产生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学校还开设了民族常识课,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破了以往相对封闭、僵化的教学程序,促使学生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在民族艺体教材中,我们开展“民族歌曲我来唱、民族舞蹈我来跳、民族故事我来讲、民族工艺我来赏、民族体育我来炼、民族语言我来学、民族文字我来写、民族名人我来晓、民族知识我来答、民族团结大联欢、民族诗歌我来读、民族经典我来颂。”等寓教于乐、与教育知识的活动中,宣传民族文化。 

  (四)把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长春回族小学每年开展10余项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责任教育渗透其中。特别是每年的清明节我们走进洪泽墓、走进伪皇宫开展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年的“九一八”走进伪皇宫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教育。学校得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得到社会的关注,有多名学生接受了长春电视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的采访。每年的开斋节,师生走进清真寺,与穆斯林同胞共同欢庆盛大的开斋节。学校与双阳区回族中学结成“手拉手”共建对子,开展了学生间的读书交流活动。重大的节日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各民族的认识,尤其是对回族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投资几十万元建立了校园电视台,并为各个教室安装了投影仪,播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壮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少数民族舞蹈,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祖国各民族群众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校园电视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民族知识。学校利用每周的校园广播时间宣传民族政策,广播站还设有固定栏目《中华大家庭》,介绍民族常识。学校以校园广播为平台,举办了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活动,故事比赛,回小好声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把民族团结教育同日常活动、社区活动相结合。学校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促进学生爱国情感,在汶川、玉树地震中,教育孩子要互帮互助,把节约下来的零钱捐给灾区小朋友。学校还建议家长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观光,学校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到民族地区旅游的机会,在游览过程中用相机和摄像机把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拍摄下来,假期结束后,学校面向学生征集照片和视频,举办民族风情摄影展,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学生录制的作品,学生通过看图片展和观看录像,了解了许多民族常识,受到民族团结教育。学校还定期在多功能厅播放优秀的影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如:组织学生看《刘三姐》《阿诗玛》等影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比如看《孔繁森》在雪域高原奋斗10年,为西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殚精竭虑,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学生观看后深受教育。学校与社区联合活动,为社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各类知识竞赛、社区文艺汇演等活动提供场地,教师、学生做志愿者,帮助工作人员服务,并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每年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都协助民委及清真寺积极筹划庆祝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并做好一些服务工作。 

  (六)把民族团结教育同落实民生工作相结合。在回族小学就读的学生来自长春四面八方,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学校给予相应的帮助。如对每学期新转来外地打工家族的回族孩子,我们就让党员带头,老师们、学生们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过语言关。部分学生家庭生活困难,我们给予“手拉手”的帮助,每位教师和困难学生结成对子。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给困难学生过节,为她们送上图书、轮滑鞋、羽毛球拍等节日礼物,勉励他们自强自立。春节来临,学校领导带着米、面、油还有慰问金前去看望,不让有生活困难的学生辍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孩子。 

  长春回族小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把推进民族团结、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办好民族学校的宗旨和目标。一是深刻认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搞好民族团结就要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反对一切民族分裂和恐怖势力,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统一。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民族教育。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主旋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群众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充分营造“三个离不开”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使各族职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谅解,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四是以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的表率。做好民族团结要从实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关心少数民族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及时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以实际行动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的表率 

(责任编辑: 省民委陈峻)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